金融

30年期国债指数创四年最大跌幅 何时调整到位?

2025年11月03日 | 查看: 58255

(原标题:30年期国债指数创四年最大跌幅 何时调整到位?)

从2024年到2025年,债市忽然变脸令很多人措手不及。

30年期国债指数创四年最大跌幅 何时调整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11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国债期货大幅收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0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42%,5年期主力合约跌0.24%,2年期主力合约跌0.15%。

近期债市跌跌不休,从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表现来看,截至3月10日,wind数据显示,85%以上出现负收益,万得中长期债券基金指数跌幅为0.55%。

那么为何近期债市波动如此凌厉?对于债市调整的原因,方正富邦基金固收团队认为,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不及预期,债市情绪面恐慌引发市场大跌。

30年期国债指数创四年最大跌幅 何时调整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编梳理发现,自2020年以来,30年期国债指数的走势图中一共出现了4次较为显著的“坑”。总结来看,历史上债市因为政策调整、市场预期变化、流动性以及投资者行为等原因均会出现大幅波动,春节过后(wind数据,2025年2月14日-3月10日)债市调整跌幅为3.74%,也是四年来30年期国债指数最大跌幅,无论从调整时间还是调整“深度”来看,未来债市进一步下跌空间或有限。

时间区间:

2022年11月1日-12月31日

2023年9月1日-9月22日

2024 年 9月24日-10 月23日

2025年2月14月-3月10日

30年期国债跌幅:

1.17%

2.26%

3.36%

3.74%

调整时间:

44个工作日

16个工作日

22个工作日

17个工作日

调整原因:

(1)理财赎回潮与负反馈冲击: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首次遭遇大规模赎回潮,叠加防疫政策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出台,市场预期快速反转。

(1)三季度末信贷投放加快,银行削减银行间市场资金融出量,资金面收紧;

(2)政府债券发行放量,对资金面造成扰动;

(1)央行多次向市场提示长债风险,市场对流动性担忧迅速蔓延;

(2)央行宣布降准、降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转为净回笼,资金面收紧;

(2)政策预期再起扰动,两会前夕市场对“强刺激”政策(如财政加码、地产放松)预期升温,压制债市情绪;


(3)机构行为驱动,非银赎回压力未完全消散,部分机构提前抛售长期限利率债以应对流动性需求。


市场表现:

30年国债指数跌幅创4个月新低,部分信用债单日跌幅超10%。银行理财破净产品占比达15.62%,纯债基金普遍回撤,引发“赎回-抛售-净值下跌-再赎回”的负反馈。

短端利率快速上行,长端利率债及信用债紧随其后

出现三轮集中调整,其中低评级、长久期品种收益率调整幅度更大

短端利率和信用普遍调整幅度更大,长端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二永债上

 

市场表现:30年国债指数跌幅创4个月新低,部分信用债单日跌幅超10%。银行理财破净产品占比达15.62%,纯债基金普遍回撤,引发“赎回-抛售-净值下跌-再赎回”的负反馈。短端利率快速上行,长端利率债及信用债紧随其后出现三轮集中调整,其中低评级、长久期品种收益率调整幅度更大短端利率和信用普遍调整幅度更大,长端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二永债上

债券市场牛长熊短,当前债市的基本面逻辑并没有改变,更长周期来看,利率下行可能也是一个整体的大趋势。如果大家风险匹配、资金投资期限合适的情况下,在债市每次回撤回调的时候,设置加仓计划、分笔买入,其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策略。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或未来投向保证。观点具有时效性。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推荐阅读:

地产龙头董事长突然辞职 保险公司要走向前台?

湘财证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

跨界融合,华立科技打造“运动游乐+”新消费模式

共创·未来|“10×10×10”CAA@DIA新青年设计共创计划2023发布会圆满落幕

金华平安产险:普及金融知识 传递金融力量

2023重庆创投大会开幕 创投机构汇聚山城 剖析科创及产业发展机遇

价格两张皮,无牌收保费,小牛电动保险裸奔?

泰恩康布局新增长点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53%

社保基金持股业绩亮眼 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会改变

银保之后中介渠道降费苗头已现!产品附加费用率上限恐将“腰斩”?有保险经纪人:佣金已经是六五折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