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市场资金的倾斜,中小企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格局,投资市场上也出现了中小盘成长“风起”的新趋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目前,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代码:A类019555;C类019556)已正式发行。资料显示,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追踪中小盘代表性指数中证1000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增强量化投资策略。
聚焦“专精特新”产业机会 把握中小企业成长机遇
据了解,中证1000指数是在剔除了中证800样本后,另外选取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证券编制而成,与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形成互补,综合反映了A股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市场表现。
具体来看,中证1000指数内的成份股覆盖了许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含量较高,具有高成长、高弹性的特点。据Wind数据,中证1000指数自2004年底起(2004.12.31)至2023年10月31日实现了496.93%的增长率。长期视角下,指数的回报率和弹性表现相对亮眼。
与此同时,中证1000指数还具有行业分布均衡、个股分布分散的特点,成份股不仅涵盖了所有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且权重占比最大的行业也未超过13.5%(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31日)。这也意味着,一般情况下,单一个股的变动不会给指数整体造成明显影响。
随着当前国家政策对“专精特新”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未来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机遇值得期待,指数或有望迎来较为明显的增长空间。
量化策略捕捉收益 实力团队保驾护航
综合以上成份股数量多、行业均衡、个股分散的指数特性,中证1000指数存在进行增强策略的基础,能够发挥量化策略广覆盖度的优势,有效实现增强效果。与此同时,中银基金量化团队从指数本身出发,通过多年来形成的一套日臻成熟的量化投研体系,力争在追求指数收益的同时,通过量化手段实现超额收益。
在指增策略框架方面,团队自主搭建了一套多因子框架,坚持投资逻辑驱动,不断挖掘可持续的Alpha,将因子库覆盖范围拓展到基本面、量价、分析师预期等各类因子;其次,根据因子表现等维度开发多个选股模型,并在迭代过程中将不同的模型融合叠加;同时自主开发风控模型,并将其与选股模型相结合,严格控制在行业和主要风格因子等维度的风险暴露,力争追求更为稳健的超额收益。
推荐阅读:
上海发布倡议:银行保险机构不得收集与业务无关的消费者金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