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以“合力营造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如何高质量建设北交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资本市场服务等话题展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家认为,交易所、投资机构、银行等各方要一致努力,最终合力营造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新生态。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表示,北京市从政策、融资、服务、上市、提升五个方面全方位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陆续出台了一揽子政策;畅通两条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轻装前行;打造“北京通”等三个服务载体,织密服务网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服务专班,开展四大上市工程;从产业驱动、应用场景驱动等方向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许心超介绍,北京市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累计培育具有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的专精特新企业632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95家。
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一级巡视员商庆军表示,高质量建设北交所要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方面,证监会将按照“质优、量适、步稳”的原则,在严格审核把关的基础上,常态化推进北交所发行上市。同时,坚持分类监管、科学监管、精准监管的理念,综合运用自律监管、行政监管等手段,引导、推动、督促企业规范发展,“零容忍”打击各类违法违规,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商庆军说:“另一方面,证监会也希望企业大股东、经营者等‘关键少数’自觉承担起作为公众公司的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强化诚信意识、合规意识和底线意识,坚决不触碰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虚假披露、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红线’,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作水平,真正将企业办成守底线、负责任、有担当、受尊敬的良心企业”。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表示,下一步,北交所将按照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把质量第一、质量优先的理念贯彻到发行审核、持续监管全链条各环节,从优结构、严把关、强监管三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周贵华称,北交所将加强投资端建设,积极推进公募、私募以及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更多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不断壮大投资者群体、优化投资者结构、丰富市场资金来源,加快推进北交所做市商扩容,更好发挥改善估值定价、提升流动性的功能。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港交所希望通过发展和加强港交所独特的上市框架,让中国企业获得合适的区域资本和国际资本。港交所期待和北交所以及内地其他合作伙伴、利益相关方,在未来共同探索合作机会。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经雷在论坛上分享了公募基金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经雷建议,第一,可以按照“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持续丰富北交所的产品体系,引导公募基金不断扩大对北交所股票市场投资。第二,加速推动中小企业在北交所股票纳入核心宽基指数,增强北交所股票的代表性,吸引更多的资金配置北交所的优质中小企业。第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建议逐步拓宽北交所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在严控投资比例的前提下,适度投资创新层,打通源头活水,实现全链条投资,引导北交所主题基金投资创新层,可以增强对于创新层中小企业的筛选和挖掘。
申万宏源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刘跃认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风险抵抗能力两方面突出的问题,金融机构未来应创建服务中小企业的文化土壤,让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精神深入金融企业的基因;鼓励各项基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投资,引导财富和人才向创新型企业聚集,畅通PE、VC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方面发力。
北京银行副行长戴炜认为,商业银行聚焦科技创新,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转变发展理念,构建合作生态等举措,全力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形成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助力银行重塑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戴炜同时介绍了北京银行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探索和实践。今年3月份,北京银行发布了专精特新千亿行动计划,推动实施了“一二三四五六系统工程”,全面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能力。目前,北京银行服务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1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600亿元。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沙特交易所、嘉实基金、中国建设银行、康普化学等机构和企业的负责人,分享了合力营造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新生态的实践和经验。
推荐阅读:
精准聚焦客户需求,中华人寿坚持保险惠民,深度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陈亮:以更大作为助力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苏大维格涉嫌违法违规信披被“贴罚单” 上市公司“随性”信披触碰监管红线